2019 年度学会在上级主管部门苏州市科协的指导下,完成了既定的目标。

一.   积极开展高水平学术活动,促进基础研究和化学化工产业的对接

1.  第二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国际会议

2019 年 11 月 6 日,第二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国际会议(SERS-2019)在中国苏州召开。此次盛会由苏州大学和厦门大学联合主办,同时受到了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苏州市化学化工学会、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苏州市精细催化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大力支持,旨在加强全世界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工作者的学习与交流,并讨论 SERS 未来的发展方向。

图层25.jpg

苏州市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苏州大学姚建林教授在致辞中对各位参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此次大会的整体情况进行了介绍。开幕式后,SERS-2019 进入了报告环节。本届大会荣幸地邀请到美国西北大学的 George C.Schatz、英国思克莱德大学 Duncan Graham 教授、英国剑桥大学的 Jeremy J.Baumberg 教授、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 Eric Le Ru 教授做大会报告。厦门大学

田中群院士、Schatz 教授做特邀报告。此次国际会议邀请到来自中国、英国、美国、西班牙、意大利、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位 SERS 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将进行 39 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近乎涵盖了 SERS 研究的方方面面,包括但不限于 SERS 的机理研究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包括电化学、生物医药、材料科学、能量储存和转换、针尖增强拉曼(TERS)、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SHINERS)等。其中 4 场为大会报告、9 场主题报告、11 场邀请报告、9 场口头报告、2 场特邀报告以及来自仪器公司的 4 场仪器技术分享报告。出席本届会议的代表来自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大家齐聚在苏州,为 SERS 技术的发展

图层26.jpg

和推广市场出谋划策。通过国内外专家与参会师生代表之间的交流,促进该领域在国内外的发展。

科学的进步离不开仪器的发展,而科学的发展又推动着仪器的进步。近年来拉曼光谱的发展一直吸引着业界的眼球,国内外各大仪器厂商迈入拉曼光谱领域。在这样的氛围下,相关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应用也层出不穷。本届会议得到堀场,天美,赛默飞世尔,雷尼绍等十八家仪器参展商的赞助,同时,还得到仪器信息网等多家媒体的关心和支持。

图层27.jpg

本次大会延续了上一届的传统,设置了最佳墙报奖,得到了与会者的认同与支持。墙报到位率高,展示了精彩的、高水平的研究内容,参会人员讨论热烈。经评委认真评选,评出 Ghana Rehman 等十人获最佳墙报奖。

图层28.jpg

80 年代初,中国就开始了 SERS 的相关研究工作,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课题组踏入这个领域。拉曼光谱“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SERS 表面增强技术的发展。此次大会为全世界的 SERS 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为我国的拉曼光谱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向世界展示的舞台。

2.  第六届全国稀土金属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

稀土资源是我国的战略资源。稀土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行业用途广泛。虽然用量较小,但效果显著,发挥着现代工业“维生素”的作用。稀土元素由于其特殊的电子层结构,在配位化学、金属有机化学及均相催化反应中也都显示出很多独特的性能。会议由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和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主办,苏州市化学化工学会和江苏省有机合成重点实验室协办,于 2019 年 10 月 11‐13 日在苏州大学举办。会议特邀外国专家 3 名,中国科学院院士 1 名,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1 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4 名,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专家 5 名与会,都是该领域中出类拔萃的领军人物。本次会议共注册参会 27 家单位的 120 多人,收到 56 篇会议论文。其中包括 3 个大会报告,5 个主题报告和 13 个邀请报告。

图层29.jpg


本次大会主席、苏州市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苏州大学姚英明教授主持开幕式并致开幕辞。会议特邀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冯小明教授作了题为“Chiral N,N'‐Dioxide/Rare‐Earth Metal Complexes Catalyzed Asymmetric Reactions”的大会报告;紧接着,日本理化所所长 Zhaomin Hou 教授作了题为“Synthesis ofSelf‐Healing Polymers by Scandium‐Catalyzed Copolymerization of Ethylene andAnisylpropylenes”的大会报告,他演示的自修复高分子材料让所有在场的听众发出赞叹;来自 University of Toulouse 的 Laurent Maron 作了题为“Rare‐earth andf‐Element Reactivity: What can Theory Do?”的大会报告。University of Rennes 1 的Evgueni Kirillov 教授作了题为“Group 3 Metal Chemistry of PolyfunctionalAmidinate‐Type Ligands: Activation of C‒H/O Bonds and Polymerization Catalysis”的报告、安徽师范大学王绍武教授作了题为“新型含吲哚配体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的报告、苏州大学国家杰青获得者王殳凹教授做了“基于聚合硼酸根晶格鉴别能力的新型镧锕分离方略”的报告。另外,还有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长春应化所、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等科研院所的 15 位专家教授先后作了精彩的报告。

本次会议得到了威格气体纯化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常州三泰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宁加实验仪器有限公司、郑州科泰实验设备有限公司、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等的大力支持和赞助,他们在本次会议期间展示了他们卓越的企业形象和优质的产品服务。

通过本次会议的举办,使全国稀土金属有机化学相关学术界和产业界代表在深入探讨该领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同时,也更加明确了稀土金属有机化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更好地致力于合理高效地利用稀土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稀土金属催化科学和技术事业的发展。

图层30.jpg

图层31.jpg


3. 2019 年度"N+1" 分析测试管理及技术研讨会

由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主办,苏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苏州市化学化工学会承办的“2019 年‘N+1’分析测试管理及技术研讨会”于 11 月 30 日‐12 月 1 日在苏州成功召开。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等 25 所高校的分析测试中心以及江苏省理化测试中心的领导、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代表 200 多人出席了研讨会。卡尔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国等国内外厂商代表应邀参加了大会。

大会开幕式由苏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姚志刚主任主持。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赵厚民秘书长、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董林主任分别致辞。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主任董林教授、扬州大学测试中心主任王赪胤教授、苏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舒婕博士等专家分别作了“从科学研究的事例看‐‐‐分析测试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促进”、“氮化碳材料的表征与应用研究”、“测试平台科研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的并行提升”等大会主题报告。卡尔蔡司公司的技术专家作了“溯源材料宏观物理性的微观机理”新技术、新方法与应用报告。

大会主题报告后,分成科技管理、电镜及 X 射线、色谱质谱、光谱、生物及热力学等 5 个分会场进行了研讨和交流。与会代表围绕分析测试技术发展、实验室运行机制、市场业务拓展、仪器功能开发和高校实验室开放共享等大家共同关注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研讨会展示了分析测试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交流了实验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研讨了江苏省高校分析测试联盟与合作模式,提出了人才引进和创新创业新思路。

图层32.jpg

4.  举办国际国内专家报告会和学术论坛

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常熟理工学院,苏州健雄职业学院、苏化集团公司等高校和企业是学会学术活动的主力军,今年共举办国内、外各类学术报告会50 多场,包括来自美国,法国,日本等国的 100 多位国内外专家给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年轻的学生们呈现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成果。每次活动除、会议代表参加外,还邀请化工企业科技人员参加,起到学术交流,互相促进的作用。

图层33.jpg

图层35.jpg

2019 年 6 月 10 日,由苏州市化学化工学会主办,材料循环利用及安全处置专业委员会协办,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绿色合成技术学术论坛"在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吴园第二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论坛以“绿色.创新.发展”为主题,苏州市化学化工学会秘书长赵蓓、材料循环利用及安全处置专业委员会黄涛、我校副校长周晓刚、科技处处长徐金河、美国麻省州立大学化学正教授及绿色化学中心主任张炜、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博士生导师邹建平、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的柴文、曾小君、我校医药科技学院院长顾准、副院长贾红圣及骨干教师代表 30 余人与会。

    会议中来自美国波士顿的张炜博士作“Integrated green techniques for thesynthesis of diverse heterocyclic molecules”的报告;接着,苏州市化学化工学会会员、苏州大学邹建平教授作“磷自由基参与的不饱和键的双官能团化反应研究”报告;常熟理工学院柴文教授作“酸性功能化离子液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绿色酸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最后,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医药科技学院王杨副教授作“环境响应性生物医药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报告。

    本次学术论坛的举办,有利于加深老师们对绿色合成技术机理的认识及思维的转变,拓宽了我院教师的专业视野,为教师确立研究方向、深化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报告会结束后,教师们与专家们进行了深入广泛交流。

图层36.jpg

图层37_54.jpg

第十二届江苏省高等院校化学化工学院(系)院长(主任)论坛于 2019 年 5月 23‐24 日在苏州科技大学举办。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省内 30 余所高校化学化工学院的书记、院长等共计 80 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省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赵伟健致辞,苏州市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苏州科技大学董延茂教授主持会议。

会议介绍了近期江苏省化学化工行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式与严峻挑战。会议安排了“正化工之名、顺化工之势、强化工之路”、“绿色工程教育‐‐‐‐‐高等化工院校的责任担当”、“新时代化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江苏化工产业和化学教育科研的高质量发展”等专题报告,大家纷纷为我省化学化工行业的产业整治提升和高校教育科研创新发展建言献策,进一步促进省内各高校化学化工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本届论坛的召开,对促进全身高校化学化工学院(系)工作的科学发展和全面提升,建立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良性合作机制,推动化学化工学科的蓬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层38.jpg


5. 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2019 年学会会员参加各种国内学术会议 100 多人次,赴境外参会和工作访问 60 多人次。本学会会员积极参与这些学术活动,与国际同行交流和互相学习,使得苏州市化学化工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整体水平快速提升,在国内和国际化学化工的舞台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同时也极好地向同行们展示我市化学化工研究者的科研成果。

图层40.jpg


二.  积极参与政府部门活动,推荐优秀成果和人才

1.  发起设立“苏州工业园区生物材料表界面工程研究院”

为积极响应国家及省市各级政府对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呼吁和需求,紧紧围绕区域对生物医药先导产业的重点布局,以学会理事长、苏州大学陈红教授及苏州市荣誉市民、世界生物材料研究先驱之一的 John Brash 院士为发起人,申请在苏州工业园区设立“苏州工业园区生物材料表界面工程研究院”,聚集国内生物材料表界面领域顶尖研发和学术力量,共同打造中国乃至世界级生物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研发与转化中心。11 月 14 日,苏州工业园区科信局发文批复同意成立该研究院,并将在本次论坛上筹备,即将正式成立。12 月 12 日,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产业融合发展与学科建设研讨会暨苏州工业园区生物材料表界面工程研究院筹备会在苏州召开。此次会议由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材料表界面工程分会、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国地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会议邀请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院士、10 多位国家杰青以及投资界人士等

齐聚一堂,共话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产业最新进展。

苏州工业园区科信局虞吉强副局长出席了会议,介绍了园区生物医用产业发展的大好势头也表现出对创新项目的极大兴趣,并表示要全力支持研究院的发展;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陈学思院士就“生物医用高分子产业化”做了主题报告,指出了生物医用高分子产业发展的困境及巨大的潜力和前景;江苏省药监局法规处(科技处)处长李新天从监管理念的变革、药械化原始创新与药品监管协同等方面阐明了医疗器械创新与监管科学之间的关系,并为研究院的建设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在园区企业江苏百赛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机构唐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玖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参会和支持下,本次会议还增加了轻松的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和投资界人士围绕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科技创新及高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等相关工作,研讨“理、工、医”交叉和“政、产、学研、媒、资”融合的创新体制和模式下的发展路径与规划,取得了诸多共识,为研究院的下一步工作方向奠定了基础。

图层41.jpg

2.  建立中法“国际联合实验室”

为深入落实中法两国元首关于科技创新合作等重要共识,做好两国未来科技创新合作顶层设计,值中法建交 55 周年之际,中法科技合作联委会第 14 届会议于 2 月 25 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和法国高等教育、研究与创新部部长弗雷德里克•维达尔共同主持。来自中国科技部、外交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驻法国使馆及法国高等教育、研究与创新部、法国驻华使馆、国家科研中心、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国家科研署、原子能与替代能源委员会等双方相关机构的代表出席会议。

会上,熊思东校长与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国际事务主管方兰女士共同签署了“国际联合实验室”的合作协议。该联合实验室中方为学会理事、苏州大学陈晓东院士团队。自 2013 年以来,围绕食品工程与营养健康领域,陈院士团队已与法方联合培养 10 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合作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同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2017 年底,法国农科院院长曾带队到访我校,2018 年 10 月于法驻我国使馆双方签订了关于共建“中法联合研究中心”的框架协议。本次正式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将在人才培养、合作研究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全面合作和交流。

图层42.jpg

3.  积极参加市科协组织的活动

本学会秘书组成员都积极参加科协组织的业务培训,充分学习优秀学会的经验;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参加“我和我的祖国“”苏州市千人大合唱;积极参与市科协各项评比活动的开展,如:“十佳魅力苏州人物和团队”的初评,“2019 年科技社团能力提升项目绩效奖补评审”等。

图层43.jpg

4. 举荐青年人才

我们积极组织会员单位的年轻会员申请“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的评选,最终常熟理工学院苗小伟老师入选,并获得资助。

图层44.jpg

5. 参加各级各类评审活动

我会会员个人和单位还为国内多所高校进行职称评审逾 70 人次;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委托参加基金项目评审等。

三.  积极开展科普公益活动

苏州大学“红果果”科普公益团是由志愿从事社会公益服务的大学生组成的科普团队。成立 6 年以来,团队在苏州市化学化工学会材化科协分会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校园开放日活动,吸引小学生和家长参加亲子趣味实验,体验亲子乐趣。2019 年,4 名 18 级本科生留任成为红果果主任团成员,8 名 19 级新生通过面试加入红果果大家庭,现共有 13 名成员。红果果 2019 年积累开展 10 次志愿活动,组织 142 人参加相关活动,给 590 位小朋友带去科普的欢乐,共获得区级报道 6次,校级报道 9 次,市级报道 1 次,国家级报道 4 次,同时还获得了苏州大学第五届支教课程设计大赛一等奖。

图层45.jpg

图层46.jpg

会员徐冬梅教授创设微信公众号“化学堂”,继续定期向公众传播身边的化学知识,提升普通群众对化学的认知,客观地看待化学和化工。

    学会中高级职称和博士群体居多,这些青年人利用课余时间走进翰林小学给孩子们普及身边的化学,如:“亲子科学秀”,“有趣的化学化学”等等。这些活动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也使孩子们对未知的奇妙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动力。

图层47.jpg

四、开展多方位、多层次教育和技术培训

学会十分重视利用自身优势为社会服务。比如:市中学化学专业委员会积极组织和培训中学生参加各级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并且获得理想的成绩:5 名同学获得省一等奖,省二等奖若干名。

图层48.jpg

2019 年 4 月,学会组织从事中学教学的老师和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同学们聆听了特级教师张援老师的讲座“做人,做事,做学问-----谈教师的工匠精神”,从老师的讲座中汲取能量,学习以工匠精神投身祖国的教育事业。

图层49.jpg


五.  创品牌社会公益活动

学会在做好学术交流,促进全市化学化工行业平稳发展的同时,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比如:非常有特色的“绿丝带”防纱沙护林公益活动已经成为品牌活动。今年 7 月,团队继续奔赴民勤,向生态林基地捐款,挖鼠洞,持续种植梭梭树,维护“苏大林”,忙得不可开交。

 

     结束语

在第十届理事会的带领下,我们将继续紧密围绕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的党中央周围,听党的话,跟党走,要继续以高标准、高水平的建设目标要求自己,逐步凝练工作重点,努力把学会办得更有凝聚力,更有号召力,更富有活力。我们将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把学会工作办出自己的特色。